立秋之后,天气明显凉爽了,正好周末跟闺蜜一起去后海转转。后海这个地方,吃的玩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。过了庆云楼,转过银锭桥,沿着河边就是一溜儿酒吧。
不过距离酒吧开业时间还早,闺蜜说带我去一家开在大翔凤胡同里的意大利小馆。胡同?意大利小馆?听起来总有点违和,就像这大门口易资配,黄色的中意文牌子与两个靛蓝色棉布门帘一样,有种中西结合错综复杂的美。

掀开门帘,才发现里面还真是家正经西餐厅,仿佛穿过门帘就从老北京旧城直接到达佛罗伦萨的街边小馆里了。装修干净、简洁,又不失复古元素。菜单上的奶酪与酒,也都带着漂洋过海而来的味道。

菜单是打开风味的密钥。海虾牛油果沙拉里,虾肉的鲜跳与牛油果的绵润,恍若地中海的浪拍过味蕾;番茄无花果布拉塔更像即兴摇摆,番茄的酸、无花果的清甜,裹着布拉塔的软,在舌尖起舞。前菜里,低温小牛肉守着温软的火候,蒜香橄榄油煎海虾蘑菇泛着街头小馆的烟火气,帕尔玛火腿配蜜瓜,将咸鲜与果甜咬出脆响,像晨露滴落青石板的瞬间。



主食是慢酿的风物。蛋黄奶油芝士咸肉斜管面,芝士融成金丝,裹着面管在舌尖打旋;手工千层面叠着肉酱的浓、面皮的韧,每一层都藏着意大利主厨的温柔;意式蘑菇鹅肝烩饭最是余韵悠长,烩饭吸饱菌菇的鲜、鹅肝的润伴着松露切片,稠稠的香气能漫半间屋子,像老树下的荫凉,稳稳托着味蕾飘向亚平宁。

主菜碳烤澳洲谷饲牛眼肉要配着后海的风享用。炭火燎过的焦香里,牛肉纹丝不乱的肌理慢慢化开,甜品提拉米苏是最后的嘉奖,也是主厨换了四种鸡蛋才匹配出的最佳味道,可可粉和巧克力碎的苦、马斯卡彭的香奶油的滑,裹着手指饼干的甜,一勺下去,连时光都慢成檐角垂落的光斑。

这里的“不精致”,是对风味最虔诚的尊重。慢炖六小时的肉酱,要等番茄熬成蜜、牛肉与番茄完全融合才肯关火;手工面揉到指尖发酸,只为那一口弹牙的韧;连提拉米苏里的手指饼干,都要浸足了现萃取的咖啡液,不偷工,不炫技,就像胡同里的老铺,凭的是日子熬出的底气。当餐厅正中间的天井窗被打开,胡同的光影漫进来,才懂所谓“教条的精致”原是枷锁,而此刻舌尖的暖、周遭的静,才是大地与时间最坦诚的馈赠。

易资配
瑞和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